中国新型肥料网:欢迎光临新型肥料网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家争鸣 > 企业
靠自行车“骑”出来的农资人
时间:2014-12-03     

   上帝关上一道门,肯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初次接触王兰芝,是在一个田间观摩会的现场。她的个子没有东北人典型的高大,但一抹真诚的笑容让你觉得特别亲切。细细聊来,记者发现这个袖珍型的东北人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让人感觉非常“敞亮”。
  坐落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双龙镇的伟业农资有限公司早已经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农资店,农资产品覆盖面积已达5000多公顷,如今处在了发展十年的节点上。王兰芝是创始人,让她记忆最深刻并且骄傲的,并不是现在的成功:“虽然由于业务发展,这几年公司新添了好几辆车,但我最怀念的是创业初期骑自行车的时光。那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转身 走下讲坛
  做了13年村小学民办老师,却因为政策原因不能考入编制,王兰芝的人生道路突然迷茫了起来。她从1992年毕业后就走上讲坛,一个人包了全班所有科目的教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却得不到一个编制岗位、一份安稳的保障,再呆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呢?别人给不了你保障,那就自己对自己负责。
  但究竟做什么好呢,是自己做点小生意搞点服装买卖,还是到县里找另外的工作?王兰芝在家里呆了两个月都没有想好,因为这些都是她未曾接触过的。但这次的选择如果失败了,31岁的她再选择就会更难了。家里是种地的,王兰芝作为家里老大,有着比同龄人更成熟的思维,很小的时候她就知道父母种地的不易。特别是买农药的时候,为了省下来回的车费,父母会走上20多里地到镇上的农资店;有时候镇上没药卖,还可能要去更远的县里购买。这让她非常心疼,却又无可奈何。回忆起这些片段,王兰芝眼角泛起了泪光:“其实我们父母都不容易,但那时农资真的很匮乏。”
  于是,她萌生了开一家农资店的想法,没想到却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其实我很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好不容易把我养大,供我读书,毕业后安稳地做老师。眼看是跟种地一点关系都没有了,没想到十几年后又自己跑了回来。”王兰芝擦了擦泪水,长吸了一口气,“但我觉得做农资生意还是有信心的。”就这样,她走下了讲坛,在镇上租了门店,转身成为一个日晒雨淋的农资人。
 
  创业 骑上自行车
  由于投入资金有限,刚开始的时候她只做农药生意。虽然在农村长大,但王兰芝一点也不懂农药。为了扩大客户资源,聚集人气,一般下午不太忙的时候,她都提供送货服务,这也成为镇上唯一一家送货上门的农资店。骑着自行车,捆上农民订购的农药,通常十几里路就这样蹬了过去。有时候要送的地方比较多,往往回到店里已经是晚上10点以后,而第二天早上4点,她又在门店前摆一个小桌板,放上各种农药,供早起赶集的人们挑选。
  由于每天工作繁忙,王兰芝很多时候吃个方便面或者随便焖点米就解决一顿饭,哪天生意忙不过来了,饭点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一年下来,王兰芝已记不清吃了多少方便面,更记不清不吃的时候有多少了。“家里人很心疼我的辛苦,但又忍着不来帮我,就是希望我自己知道太苦了,自愿退下来。他们说,无论你什么时候不干了,回家里来,我们都欢迎你。”
  就这样,一辆自行车,车后一箱农药,车上一个女人,他们共同走过东北一大片一大片的玉米地;从白天走到黄昏,从星光的地里走回有路灯的镇上。走了一年的时间,箱子里拉回来3000元。这是一年的利润,不多,但让王兰芝知道,这事算成了,因为她坚持下来了。最为重要的是,家里人也慢慢地认可了她的二次创业。第二年,她丈夫也从民办学校里出来,正式“下海”,跟她“培育”这个农资店——他们夫妻的事业和未来。第三年,他们上了种子和化肥,业务扩展得越来越大。
 
  成功 做服务专家
  如今,她这个农资零售店已有8名员工,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在镇上20多家农资店里独树一帜。但她仍然最喜欢跟农民打交道,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产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每当有新产品田间观摩会的时候,王兰芝甚至会用自己的车拉上30多个农民跑100多公里,目的是让农民了解最新的科技,提升种植管理水平;她还喜欢积累农业技术,这十年的经验让王兰芝成为一名出色的基层农技专家,农民也习惯了,只要找她肯定可以解决问题;同时,她还喜欢到地头回访客户,做好售后服务,获得产品最实际的效果反馈。
  “当初自己用一辆自行车就敢去送货,现在我也会用服务在农资路上继续‘蹬’下去。”王兰芝笑了,她的笑声里散发着一股自信和阳光的魅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扫描微信
最新文章
收缩
  • 电话咨询

  • 13355012176
  • 400-639-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