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就河南省来讲,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土地租赁制度的逐步推行,耕地征占和耕地荒废现象较为严重,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严重受限;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比例较低,粮食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粮食生产成本较高,而农民收入较低,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外出务工青壮年增多,种粮农民日益减少;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现有种粮补贴政策不完善,在土地承包户和土地租种户之间存在补贴不合理的现象;发展粮食生产未列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估范围,无法充分调动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粮食储运方式落后,储运过程中粮食损失较多;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致使提高粮食产量难度增大等。 2010年,在河南省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粮食怎么保”已经成为河南省重点思考和努力破解的四道难题之一。2012年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为河南省继续做好粮食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动力支持。 河南地处中原,贯通东西南北,拥有优越的地理优势,易于与其他地区加强粮食产销合作,对于维护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河南已经着手加强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在去年我国北方遭遇建国以来罕见的秋冬春连旱的困难时,河南投重资积极启动抗旱应急灌溉工程,使全省3400多万亩受旱小麦中的八成实现“有水可灌”。河南启动的相关工程不只是为了抗旱的需要,而是立足长远,着眼于打造安全型、民生型、生态型的水利工程,这为努力打造国家粮食安全重要保障区、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打下了基础。 确保河南粮食安全的对策思考 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做好调查、全面规划。通过走访座谈、田间指导、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农民的需求、耕地的规模、农技的利用、基础设施的状况等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综合分析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农民生产水平、粮食最宜生长区、土地播种面积、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情况,适时制定粮食生产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加强对确保粮食安全全程工作的部署,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分解细化任务,准备好维护粮食安全的组织结构因素,认真贯彻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做好粮食生产的综合试点和改革。加强政府的全面规划和宏观调控,为粮食生产跨区域的交流和合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加强农业发展的软、硬件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软件。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的硬件。基础设施分为外界环境设施和粮食的生产、储、运等设施。在合理规划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善于结合、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进粮食生产基地的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稳定耕地面积,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充分利用一切可种粮的土地资源,千方百计扩大种植面积,从而努力实现2020年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用地稳定在7500万亩的目标。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定提高耕地质量建设规划,强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关键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和耕地有机质量,探索适宜耕层厚度,进一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加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治理农业污染,注重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建设高标准粮田打好基础,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高标准粮田工程,可以保证粮食的平衡供给,从而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引导耕地集约生产,做好粮食生产区域化布局,支持部分示范户、试验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以此引领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规模化、合作化和组织化生产经营,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合作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辐射,构建“示范户——示范区——辐射带动区——粮食生产核心区”的转化通道,稳步推进高产优产示范区建设,按照“合理规划、综合配套、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原则,逐步建成一批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高标准永久性粮田,从而实现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 健全政策、加强交流,强化粮食安全制度化管理。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强度,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方式,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良种补贴力度,适时增加农资综合补贴,扩大农机具购置、植保工程等补贴的规模和范围,加大对主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奖励补助力度,实现土地承包户和土地租种户享受同样的政策优惠,甚至实行高产土地租种户享有更高补贴的方式,建立自然灾害风险基金,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解除种粮农民的后顾之忧,从而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 加快国际间粮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有实力的涉农资本参与国际竞争。积极组织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产粮大省的观摩活动,吸取其科技研发推广、大型机械应用、农垦示范带动、合作规模经营、土地合理利用、风险预测评估等方面的粮食生产经验,深入调整种粮结构,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有机、特色粮食产业,实现粮食生产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完善政绩考核制度,把粮食产量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建立健全物流仓储制度,严格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办法,防范粮食流通仓储隐患,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危害粮食安全的行为。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粮食高产、优储、安运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从而调动各级、各部门参与确保粮食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 |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 |
潍坊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 2017-11-16 09:26:4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今日国内尿 2017-11-16 08:51:1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二铵企 2017-11-16 08:49:43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氯化 2017-11-16 08:48:51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硫酸 2017-11-16 08:4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