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虽说传统的农业生产效益低,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等等一系列的缺陷,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在若干年的农耕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农业发展阶段的代表技术,甚至于在现在的农业生产技术中也有一定的作用。目前面对传 ... 早几天到乡下老家办点事,见有的稻田里的禾苗上有一些白色的印迹,知道是打石灰留下的,而更多的稻田里却没有施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问,原来是这里的有关部门采用生石灰降镉,将石灰发给农户,由农户施用。生石灰降镉,这是通过实验证明了的。但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加之镉超标也不是肉眼就能够看得出,所以这一技术也并不是很多农户都理解。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在施用生石灰的过程中,也没有讲清楚,难怪农户对此热情不高。有的农户施用到田里了,而有的却存放在家里准备作其它之用。而有的没有施用石灰的农户甚至说,幸好没有用,这里某某家用了,效果也看不出,而且还被生石灰烧伤,花了几百块,现在还没好。言下之意,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 当然,施用生石灰这个并不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操作。在前些年,几乎每年晚稻都要打石灰,是一种传统的改良土壤的办法。但是,近年来这一方法很少采用。我估计,对这种老技术,大家以为很简单,所以就谈不上技术指导,于是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使这一技术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现在,搞生态农业,很多地方都希望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用一些老的生产技术来搞生产,用以提高农产品品质,这种思路不无道理。但对于这些老办法,到底还有多少被大家熟知,还有多少能够适用,还有多少真正被农户或者生产者接受,确实还需要梳理一下,否则,可能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由此可见,在农资使用过程中,老技术也要加强指导。加强老技术指导,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很多老技术生产效率低,占用人工劳动力多,经济效益也不高,已经不被人们所接受。 基本上所有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都是靠人力和畜力来操作的,机械化生产在传统生产过程中应用较少。像这样施用生石灰,必须靠人工来操作,但如何来操作,为什么要施用生石灰,施用有什么作用,在什么时候来操作才能保证效果,降低安全风险,这些都需要进行指导。如果没有指导,农户必然就很随便了。 二、很多老技术使用的条件被改变,使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整个生产环节的作用已经显得不重要,生产对老技术的依存度降低。 还是拿施用生石灰这一技术为例来说,过去农户栽插水稻,都是打格子或者在插田时按照4×6寸来插,很有规矩,就是到了植保环节,人们站在稻田的禾苗中间来施药,也问题不大。而现在,除机插秧之外,大部分的农户在插秧过程中都是抛秧,增根环节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无非就是通过洒一点除草剂来解决杂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施用生石灰既不能增根,又不知在什么时候来施用,只好在田里胡撒一通,难免会发生施用人灼伤的事故。 三、很多老技术都掌握在一些老农的手中,面临失传的可能性,加之传统的耕作方式和劳动工具也越来越少,老技术传播已经没有更多的市场。 农村劳动力外出增多,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又一时难以跟上来,势必造成农村劳动力断层现象的出现。一些传统的老农业生产技术,老农们力不从心,年轻一代又兴趣不高,已经面临失传风险。如原来的农家肥积肥,都要做凼,沤凼之后将肥料抛洒在稻田中,而且这个操作过程中还有一套的生产劳动工具,但现在,这一套已经基本上没人搞了,就面临失传的可能,其实这种农家肥是正宗的有机肥,可惜没人愿意搞了。 四、很多老技术应用的体制机制改变,有的保留老技术都不过是名义上的保留罢了。 一般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都是一家一户来开展的,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都是以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为主来开展的,特别是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使土地集中起来发展生产经营,唯有机械化生产才能实现,而机械化生产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所以,在农业生产发展的体制机制变化过程中,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也越来越不适用其发展了。 鉴于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可见一些传统的农业生产老技术,就显得越来越生疏,应用得越来越少。而一旦要重新使用,也需要加强技术指导。特别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过程中,生态农业发展明显的趋势下,一些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和被重视,加强对传统老技术的指导与保护,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如何来加强对这些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指导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要高度重视对传统农耕方式的保护 传统的农耕文明是在若干年的农耕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也是文化和文明发展的脉络依存,决不能轻易放弃和随意抛开。要尊重传统农耕方式中的优秀技术因素,加强对传统农耕方式的保护,特别是对传统农耕方式的生产者,要充分利用和尊重,要鼓励他们将传统的农耕方式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结合并加以传承。要让一些合作社、农业生产基地或者是农业生产载体,继续保留一定程度的传统农耕方式,使传统农耕方式后继有人;要通过一些老农或者农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和现身说法,使一些传统耕作方式有发展的舞台和存在的空间。 2.要有条件地开展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保留 要在现代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根据条件保留一些传统的耕作方式,或者通过技术改造和革新,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中引入现代农业生产元素,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留和利用了传统技术;要发挥农资的导向性作用,在某些农业生产环节提供必需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所需农资,以达到保留和推广的目的。如水稻生产的增根施肥,就应该继续保留,可以通过推广机插秧来提高栽插效率但不影响后续的生产环节。机插秧的行距和间距不影响增根施肥,也不影响其它植保。而且对于改良土壤,增加肥效,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提高产量,也有很好的作用。像这样的传统耕作技术,既要保留,又要推广。 3.要加强对传统农耕技术的传承 要创造一定的条件,加强传统农耕技术的传承,鼓励后生代农民继承和传播传统耕作方式;要加强对传统农耕方式和工具的收集整理,让大家对农耕文明发展有全面了解;要在一些地理条件不适用发展现代农业的地域继续坚持和保留传统耕作方式,并加强技术指导,使传统农耕方式依然有发展的空间;农资行业要加强对传统耕作方式的研究和探索,为农资适用传统耕作提供保障;要通过农资营销和生产等,为传统耕作方式的传承创造条件,发挥出技术传播和支持的作用。 4.要建立对传统农耕方式生产的支持体制机制 传统耕作方式经济效益和劳动效率相对要低,但在生态农业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要保护传统耕作方式的积极性,通过补贴、奖励等形式,加强对传统耕作方式和通过传统耕作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补贴,确保传统耕作方式生产效益;要在传统耕作方式中引入类似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传统耕作补偿制度,采用非均衡发展方式,使传统耕作方式条件好的地区,继续坚持传统耕作方式;现代农业发达的地区,有条件地保留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一些环节,为传统耕作方式的传承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开创一片新天地。
|
![]() |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 |
潍坊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 2017-11-16 09:26:4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今日国内尿 2017-11-16 08:51:1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二铵企 2017-11-16 08:49:43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氯化 2017-11-16 08:48:51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硫酸 2017-11-16 08:4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