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刚过,东北地区农用市场大规模启动。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黑龙江、吉林、辽宁三地批发吨价便猛涨200元左右,这令省内厂家应接不暇,帮不迭的跟涨。而且河北、山东、山西等周边地区企业的表现也不含糊,正可谓是涨价没商量。此情此景与08年6月中旬的行情简直是如出一辙。记得当年同样是"没货"二字将东北尿素批发价推高至2700元左右,个别区域甚至达到过2900元,火爆场面令人难忘。如今再现供求紧张是何缘由呢?原因之一是由于自身市场存货量严重不足;其二,行情好转后,由于运距以及其他原因,下游库存在短时间内很难进行补充。 其实,从年初开始,业内人士便一直在判断东北市场可能会出因缺货而出现的大涨行情,但却迟迟未果。之所以推迟到6月中旬或许与农业用肥习惯有关,因为年初田间底肥主要以复合肥为主,尿素则多用于追肥。简而言之,底肥期与追肥期之间大概会相隔3个月左右,经销商恰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采购。不过,春耕后采买尿素并不符合传统的购肥习惯。往年来说,经销商多会在头一年淡储期间将追肥用尿素一同准备到位,以节省人力。但由于近年来,变化莫测的尿素行情已令大多数农资公司入不敷出。因此,这种"计划式"经营已难见到。取而代之的则是相对灵活的随时用随时采购的操作模式。这当然也是为了适应产能过剩型行业的无奈之举。随需随采的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风险,但却会出现因商家集中采购而带来的价格大涨。当前东北行情便是最好的例子。 上周《老杨侃市场之浅析五月尿素大涨背后的玄机》中,本人提到了推动尿素涨价的几点因素。其中的2010年节能减排以及2010年尿素的大量出口与此时东北尿素价格暴涨也密不可分。由于两者均发生在去年的三、四季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北的淡储工作。首先来说,节能减排出现于2010年6月至12月,尿素行业整体低负荷生产,月平均开工率最低的竟然仅为58%,严重制约了产量;而在2010年9月至12月期间,国内共出口尿素453万吨。也就是说,产量降低的同时,尿素出口反而大幅增加,从而加剧了市场的供需矛盾,迫使尿素行情淡季不淡,价格大涨。此时虽为淡储期,但东北经销商显然不会接受如此高价。 由于东北地区淡储工作没能顺利进行,经销商以及终端农户只能靠以往陈货度过春耕。幸好施肥主要以复合肥为主,尿素用量偏低。所以尿素缺货的事实才能再一次被人们忽视。而在之后的市场运作中,似乎大家对东北后市并不看好。无不在以春耕平淡度过为例,不断有理有据的道出尿素很难上涨原因。但是,又有谁能想到东北市场原有的尿素库存量已被春耕完全耗尽了呢?我想大家很难有此判断。而且恰逢前期尿素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即便经销商有意采购,也已被风险评估搞得十分谨慎,不敢出手。最终也没能解决供求难题。 如今,东北尿素价格在货源紧张的推动下连续大涨,且无可争议。笔者在本文中除了要说明东北涨价顺理成章之外。还有一个思考题想同大家分享:东北市场缺货带来了一次暴涨行情。但前期我们在得知东北市场库存偏低的同时,也了解到华北以及华东等地同样存在市场备货严重不足的情况。换而言之,随着农用旺季的相继到来,东北也许只是最早被认为由于市场缺货导致价格大涨的地区。随后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用肥期轮动之后,同样有可能出现价格大涨的情况。单就市场供求而言,也许此时提前备货才是明智之举。但由于当前尿素走势仍不明朗,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尿素淡季关税能否按时执行;后期政府限电范围及时间等等。甚至还有不断大涨的国际尿素价格为国内尿素高价做支撑。所以,对尿素后市进行综合评估的难度极大。笔者只能对农资界的朋友说:"大涨不言顶,风险随时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企业涨价近乎于疯狂,经销商则更需要冷静对待,毕竟暴涨行情来的快去的也快,周期很短。所以就更没必要急功近利了。 (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华商务网 杨卢义 |
![]() |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 |
潍坊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 2017-11-16 09:26:4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今日国内尿 2017-11-16 08:51:1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二铵企 2017-11-16 08:49:43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氯化 2017-11-16 08:48:51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硫酸 2017-11-16 08:4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