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表现为三个“乱”。一是产品乱。复合肥、复混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测土配方肥、生物菌肥,还有打着各种名义的所谓高科技肥,各式各样的肥料品种都有。品牌就更是多如牛毛,正规厂家的产品不少,地方小厂含量不足的复合肥更多,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让农民挑花了眼。二是价格乱。同样含量的45%硫基复合肥,正品零售价170~220元1袋(50千克装),杂牌货价格在150~168元,有些地方甚至只要125元1袋,以低价诱惑农户购买。三是市场乱,经营渠道乱。谁都可以卖化肥,村干部受利益驱使纷纷做起掮客推销化肥,赊销现象普遍。河北、河南、安徽等地甚至出现不经过农户同意就直接往家里送肥的现象,让农户先用,以后再来收款结算,而这些肥料大多是些质次价高的“擦边球”产品,严重冲击了正规肥市场。 据笔者分析,今年秋销复合肥市场乱象环生,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化肥产量大,竞争激烈。据国家统计数据,今年1~8月我国共生产化肥5065.1万吨(折纯量,下同),同比增长13.8%。其中,氮肥3344.2万吨,同比增长12.8%;磷肥1382.4万吨,同比增长18.7%;钾肥338.4万吨,同比增长5.3%。目前我国化肥的复合化率在40%左右,化肥产量最终有一部分要转化为复合肥,复合肥产量越来越大。而今年复合肥出口量下降,特别是二元肥出口更是大幅下跌,这么大的产量都要在国内市场消化,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二是价格问题。尿素、氯化铵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后,复合肥大厂调价速度太慢,没有及时将价格调下来,是因为前期有高价原材料库存未消化完,并为了保护先期拿货的经销商利益。但这样的结果是造成大企业的价格高高在上,而后面以新进原材料生产的复合肥价格低,一些小厂就敢于与大厂打价格战,比大厂价格低出不少仍有钱可赚。因为有低成本做支撑,他们就敢于使用赊销、到处放货等促销手段。 三是对后市预期不佳,急于出货。许多人对复合肥后市不看好,认为价格要下跌,所以急于将手中货物销出,而今年上半年由于经销商过于看好市场,多进了化肥,有些经销商手中还有诸多的库存夏季肥要消化,有些人甚至还有去年的剩肥,都急于要脱手。于是促销手段五花八门,到处找人帮着销肥,打乱仗的现象层出不穷。 四是监管问题。相对而言,工商、质监、农业等监管部门在春季时对市场的监管较严,各种打假活动一个接一个,而对秋季肥的监管投入力量要小得多,在有些地方,就出现了假冒伪劣肥泛滥的现象。 |
![]() |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 |
潍坊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 2017-11-16 09:26:4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今日国内尿 2017-11-16 08:51:1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二铵企 2017-11-16 08:49:43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氯化 2017-11-16 08:48:51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硫酸 2017-11-16 08:4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