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选择和种蒜处理
(一)品种选择
主要选用早熟、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四川温江“红七星”。
(二)种蒜处理
1、低温处理:播种前最好进行规范化冷处理,蒜种冷处理温度2-4℃,时间40-50天。
2、种蒜选择和分级:精选具有本品种特性,整齐饱满,无病斑,无霉烂,无虫蛀,无机械损伤,顶芽末受伤的蒜瓣,按大、中、小分级,分别播种。
3、浸种、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0小时捞出滤干,每10kg蒜种再用磷酸二氢钾1kg或生物钾肥2kg拌种。
二、合理轮作与整地
(一)合理轮作
套种蔬菜忌了连作,套种大蒜与非葱蒜类作物轮作1-2年。
(二)整地作墒
按葡萄行距,采用中间开沟左右套种2墒或中间作墒,两边开沟,套种1墒。两种作墒方式都要做到墒平、沟直、土细。两行葡萄中间套种一大墒大蒜的,根据葡萄行距墒面宽以70-90cm为宜;两行葡萄间种两墒的,两墒中间要留20-30cm宽的沟,靠近葡萄植株一侧要留出20cm以上的安全距离,两个墒面各自宽35-45cm。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一)播种时间
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9月5日至9月25日。
(二)播种密度及用种量
以蒜苔和蒜头为目标产品的套种大蒜,株行距9x12cm,用种量60-80kg/亩为宜,以蒜苗为目标产品的大蒜,可适当密植。
(三)播种方法
在墒面上按行距开3-4cm深的垂直于行向的浅沟,再根据株距在浅沟内定向摆种,然后盖土2-3cm。若土壤粘重的田块,也可以按株行距进行点播。
四、土、肥、水管理
(一)及时灌水
播种后及时灌足播种水,以后根据大蒜需水特点、土壤墒情、植株生长状况及时灌水。整个生育期一般灌水5-7次。
(二)适时中耕
大蒜出苗后,根据土壤墒情及田间杂草生长情况要适时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结,杂草滋生。
(三)合理施肥
1、施肥原则:坚持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肥肥料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的原则。保持或增加土壤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禁止使用末腐熟的有机肥、硝态氮及不合格的化学肥料。
2、基肥:整地时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kg/亩或商品有机肥500kg/亩,普钙20kg/亩,大蒜专用复合肥10kg/亩,肥料与土壤要均匀混合。
3、追肥:整个生育期根据大蒜的需肥特点及长势,以蒜头和蒜苔为目标产品的大蒜一般需追肥3次。第一次于退母期(4-5叶)以氮肥为主,亩施尿素8kg;第二次于鳞茎膨大期(9-10叶)重施一次,亩施尿素5kg,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10kg;第三次于菜苔50%左右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10kg/亩。
五、适时采收
(一)蒜苗采收
大蒜鳞茎膨大初期(7-8叶)是青蒜苗采收的最佳时期。
(二)蒜苔采收
在蒜苔花序总苞伸出叶鞘10-15cm,蒜苔顶部开始弯曲,苔苞开始变白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选择晴天下午或者阴天,待露水干后进行。
(三)蒜头采收
蒜苔采收结束后,待大蒜基部叶片陆续枯黄,假茎松软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可选择晴天全株挖起抖落泥土,削去假茎(基部留2-3cm),即可出售;也可按1.5-2kg捆成束悬挂在通风处,晾至表皮脱水干燥,剪去假茎(基部留2-3cm),晾晒2-3天后,分级包装贮藏或销售。